怪不得司馬懿會撤兵,城樓上這兩個書童,是整場空城計最大的疑點

墨瓏甲 發佈 2024-05-10T04:26:52.957154+00:00

《西遊記》以架空奇幻的劇情為主,《紅樓夢》卻善於描寫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而《水滸傳》則是著重在講農民起義,但是若論歷史權謀,《三國演義》當屬其中之最。

文學界雖然將《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並稱為中國古典四大名著,可是他們彼此的側重點卻不同。

《西遊記》以架空奇幻的劇情為主,《紅樓夢》卻善於描寫纏綿悱惻的愛情故事,而《水滸傳》則是著重在講農民起義,但是若論歷史權謀,《三國演義》當屬其中之最。

它是由元末明初小說家羅貫中所寫的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重點參考了史書《三國志》,加上了民間流傳的三國故事,以描寫戰爭為主,輔之兵法的極盡運用,最終成就了這一篇盪氣迴腸、可歌可泣的歷史風雲。

在這本小說中,人們呼聲最高的人物便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諸葛孔明。

諸葛亮似乎就是歷代君王心中可遇而不可求的忠臣形象,他雖然滿腹才華,神機妙算,但從不僭越君主,托大自負;

在漢室最危難的時候「受任於敗軍之際,奉命於危難之間」;

面臨先帝遺孤,他照樣忠心耿耿,進盡忠言,一首《出師表》寫盡了一位老臣的忠直良善。

而與之相對比的,便是以「狡詐陰險,謀權篡位」著稱的司馬懿。

諸葛亮和司馬懿同樣都是三國歷史中的風雲人物,他們分屬蜀、魏不同的國家陣營,深得君王信賴,群臣擁戴,手握大權,戰功赫赫。

這兩人在群雄割據、戰火紛飛的東漢末年交手過很多次,彼此都有勝有負,但是最精彩的還是一場心理戰——空城計。

「緊張危機的局勢碾壓」

空城計這場精彩的博弈發生在蜀漢建興六年,此時正處於魏、蜀、吳三個國家戰爭的白熱化階段。

這時魏帝曹丕剛剛崩逝,十五歲的太子曹睿即位,司馬懿則成了輔政大臣,可謂是風頭無量,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魏國新君年幼沒有威望,身邊又有權臣虎視眈眈,這對一個王朝來說可不是什麼好氣象。

而彼時的蜀國也是君王新喪,他們急需要一場大戰的速勝來振奮人心。

於是諸葛亮決定親自率領三十萬大軍討伐魏國,並同時利用馬謖提供的「反間計」來故意激化魏國的國內矛盾,使其君臣離心,朝政不穩。

「反間計」的計策很成功,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曹睿就罷免了司馬懿的軍權,並將他削職回鄉。

這一看沒了死對頭,諸葛亮大喜,他令趙雲芝為主將,占據了漢中以北的地方,並從西面突襲魏國占據的祁山等地。

此時蜀國的形勢一片大好,魏國卻是連失三地,混亂不堪。

有一天上朝的時候,曹睿問眾臣:「你們誰有把握能阻擋住諸葛亮的軍隊,並將失地收復回來呢?」

而大臣們都是唯唯諾諾,朝中竟然沒有一個人能拿得出手來與諸葛亮抗衡。

無奈之下,曹睿只得重新啟用賦閒在鄉的司馬懿,而司馬懿重新掌權後就開始全盤分析蜀國的戰略布局。

都是交手多年的老朋友了,一眼就能看穿對方的心思,司馬懿發現諸葛亮西行祁山其實只是一個幌子,他真正要做的是從街亭直入魏國腹地,從而一舉擊潰魏軍。

所以司馬懿就沒有打算與蜀軍正面交鋒,將自己的關注點也轉移到了街亭這塊兒地上。

為了守住街亭,諸葛亮犯下了他人生中的一個重大錯誤——任用了馬謖為率軍將領。

馬謖此人熟讀兵法,心思縝密,謀略心計都是一等一地好,但是唯有一點,他為人太過自負,不能善於聽取他人的意見,甚至有些時候剛愎自用、小肚雞腸。

臨行前,諸葛亮千叮嚀,萬囑咐道:「街亭這塊兒地方雖然很小,但是它是通往漢中最要緊的咽喉所在,你一定要鎮守住這裡,否則我軍必敗。」

可是馬謖卻不以為意,在蜀國時,諸葛亮常常請教他兵法之道,因此馬謖認為自己的軍事才能應當遠勝於諸葛亮。

他到達街亭後,自作主張將大軍部署在遠離水源和糧倉的山道旁,面對旁人的質疑,只說道:「兵法乃是置死地而後生,山地勢高,則敵軍每動皆掌於耳,這正是致勝之法。」

結果顯而易見,由司馬懿率領的魏軍勢如破竹、一路南下,相繼切斷了蜀軍的糧道、水源。

街亭一役蜀軍大敗。

兩國的形勢一下子發生了巨大的轉變,局勢現在變成了由魏國主導。

街亭失守的消息傳出去之後,諸葛亮急忙準備退回漢中,但沒想到司馬懿早就看穿了他的意圖,立馬率領十五萬大軍揮師南下,準備奪取西城。

當時西城裡沒有一位能堪重用的將領,只有一班文弱的書生和兩千五百名士兵,若是魏軍攻過來,諸葛亮必定身死於此。

再加上後主劉禪軟弱可欺,容易被奸臣左右,國內朝局混亂,公私不分,軍備廢弛,法度無常,如此一來蜀國才是真正陷入了風雨飄搖、群龍無首的悽慘境地。

一時間西城內人心惶惶,驚恐萬分。

用《出師表》當中的一句話來形容就是:「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城樓書童的異狀」

魏軍前進的速度很快,大約不到半天的時間就會逼近西城,若是在這段時間裡想不出什麼對策,那後果簡直不堪設想。

此時城內只有兩千五百士兵,而司馬懿有十五萬大軍,如果要是兩軍對壘,硬碰硬的話,諸葛亮根本沒有勝算,甚至都堅持不了一炷香的時間。

於是有人就勸說諸葛亮,讓他帶著一部分精銳趕緊離開西城,魏國的大軍行動慢,能拖延他們幾日,或許可以等到朝廷出兵支援。

根據當時的情況來說,棄城而逃這種做法其實不失為一種上策,可是諸葛亮卻有別的考量。

他說道:「西城附近地勢平坦且農戶較少,若是逃離,則不好掩蓋蹤跡,況且司馬懿為人狠辣無情,要是他發現我離開了西城,會不會拿百姓和當地的官員開刀呢?」

所以諸葛亮堅決不同意逃跑,這種想法便擱置了下來。

但是時間不等人,眼看太陽就要落山,司馬懿的大軍也越來越近了,現在還是一點對策都沒有,城裡的人像熱鍋上的螞蟻一般焦急慌亂。

突然這個時候,諸葛亮下令讓城內的百姓拿足糧食和水源,躲在家中不要出來,士兵們則裝扮成百姓的樣子潛伏在城內,聽命令行事。

這個指令很是奇怪,也有不少人提出質疑,諸葛亮這樣解釋道:

「若是固守城門,兩軍對陣,我軍毫無勝算,城門被攻破也只是時間問題,所以不妨我們打開城門,布置一個迷魂陣,做出請君入甕的姿態。再加上司馬懿此人生性多疑,看見這種情景肯定會再三考慮到底要不要進城,如此一來,我們或許可以爭得一線生機。」

眾人恍然大悟。

等魏軍浩浩蕩蕩地到了西城已經臨近傍晚了,司馬懿知道諸葛亮就在西城內,且街亭一役蜀國慘敗,諸葛亮身邊已經沒有足夠的力量與他抗衡。

但即便如此,他仍然謹慎而周全,司馬懿先讓大軍在距離西城五公里的地方安營紮寨,這之後又派出了一小隊密探去城門口打探消息。

不多一會兒,密探就帶著消息回來了,並且面露難色地說:「西城門口門戶大開,根本沒人把守,只有兩三個灑掃的村民,城內幾乎看不到人影,空蕩蕩地,像是有埋伏。」

其實密探說得很對,西城內的這種情況非常像《三十六計》當中的「瓮中捉鱉」。

鑑於情況的複雜程度,司馬懿決定親自帶兵去城門口觀察情況。

只見諸葛亮拿著一把古琴,身邊跟著兩名書童,慢悠悠地走到了城樓之上。

不多一會,琴聲響起,城樓上燃起了香爐,香爐之上飄著似有似無的香菸,縈繞在諸葛亮周圍,身邊的書童不緊不慢地為他扇著扇子,襯得諸葛亮好像仙人一般高貴飄渺。

哪怕是看到司馬懿帶兵壓上陣來,諸葛亮也從容不迫地繼續彈琴,仿佛一切事情都在他的意料之中,就差把「有埋伏」三個字直接告訴司馬懿了。

面對如此詭異的情景,司馬懿心中警鈴大作,他也沒有把握城中到底有沒有埋伏,於是也不敢讓大軍直接進入西城。

可是轉念一想,這會不會是諸葛亮在虛張聲勢、以假亂真呢?

事情到這裡已經陷入了僵局。

直到城樓上的兩個書童引起了他的注意。

古代文人向來喜歡樂理這等風雅之事,有些大戶人家在焚香彈琴、舞文弄墨之時身邊常常配備著幾個書童,給主人端茶倒水、扇風研墨。

而諸葛亮身邊的兩個書童更是跟隨在他身邊多年,可以說是十分信任的屬下。

司馬懿觀察了這兩個書童很長一段時間,發現在敵軍壓境、生死存亡的關鍵時刻,他們都臨危不懼、處變不驚。

雖然他們和諸葛亮經常生活在一起,無形之中也會沾染上主人的一些習性,但是畢竟年齡太小,沒有遇到過什麼大事,除非是心有成算,對於這場戰爭有必勝的把握,否則絕對不能做到這樣冷靜。

因此,司馬懿已經有些傾向於相信城內有埋伏了。

再加上我們上文提到過,魏國新帝曹睿十分忌憚司馬懿一黨,君臣之間並不和睦,所以他在國內的身份很是尷尬。

其實司馬懿半生都在輔佐曹睿的父親曹丕,為魏國基業鞠躬盡瘁,立下了汗馬功勞,可以說得上是兩朝老臣了。

但是他的功績實在是太大了,惹得君王忌憚、群臣猜忌,若是不收斂一點,難免會落到「狡兔死、走狗烹」這樣的悽慘下場。

如果今天司馬懿要是冒險也要進城誅殺諸葛亮,那諸葛亮死後,蜀國全盤崩潰,魏國便再也不需要司馬懿來震懾其他國家了,司馬懿的存在也就沒有了意義,曹睿肯定是要對他下手的。

考慮到書童的異狀和政治上的平衡,司馬懿才選擇了最為謹慎的方式——帶著上萬軍隊撤離西城,給諸葛亮留一條生路。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 其實「空城計」這場心理戰能夠成功的原因需要各方面極其周全的準備,每一步走的都十分不容易。

而「空城計」這場三國時期的博弈告訴我們,即使在處於極其危險的境地下,只要保持一顆強大冷靜、從容不迫的心,就永遠能爭得一線生機。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