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壁:15分鐘,讓品質生活觸手可及

中國日報網 發佈 2024-05-09T23:14:22.010772+00:00

15分鐘能做什麼?

15分鐘能做什麼?在鶴壁,15分鐘內,城區群眾實現了步行5分鐘可達社區綜合服務中心、日間照料中心、小型遊園、幼兒園、小學,10分鐘可享社區衛生及全托養老服務、可至淇河書屋和公交站點,15分鐘可見購物中心、大型商超、體育場館、城市公園等各類生活服務設施……

勠力同心,實現城市社區生活圈建設全覆蓋

2月22日上午,在金融社區生活圈內,60多歲的張桂華正和幾個老朋友一起學剪紙。她高興地對記者說:「我家離這兒近,兒女平時忙工作,社區定期組織娛樂活動,讓我們老有所樂,家人也放心。」

這是鶴壁市「一刻鐘(15分鐘)生活圈」內居民日常生活的生動寫照。

2022年是鶴壁市生活圈建設的關鍵之年。作為河南省唯一試點城市,鶴壁市堅持頂層設計、整體謀劃,加快制定生活圈建設地方標準和導則,推進「一刻鐘(15分鐘)生活圈」建設高質量發展。

2022年初,鶴壁市提出要在年底前實現主城區「一刻鐘(15分鐘)生活圈」建設全覆蓋,濬縣、淇縣城區實現50%的覆蓋率目標。經過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截至目前,各城區累計投入各類資金67.8億元,全面完成121個城市社區「一刻鐘(15分鐘)生活圈」建設任務,覆蓋率達到100%。

在這些建成的「一刻鐘(15分鐘)生活圈」內,社區購物、餐飲、教育、文化、醫療、體育休閒等功能一應俱全,不僅可以滿足居民衣、食、住、行等基本保障需求,還可以實現便民商業服務功能全覆蓋,打通了便民服務的「最後一公里」,滿足了居民對品質生活的追求,讓幸福觸手可及。

以人為本,提升人民群眾生活品質

「一刻鐘(15分鐘)生活圈」建設之初,鶴壁市就堅持以人民為中心,把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作為生活圈建設的出發點和落腳點。

「這個書屋離我家很近,走路五六分鐘就到,非常方便,而且環境舒適。」正在淇濱區東方書屋看書的李慧如是說。

在「一刻鐘(15分鐘)生活圈」建設過程中,鶴壁市高標準建設了65座淇河書屋,投放圖書35.8萬冊,服務群眾68.5萬人次。改建社區書屋134座,打造書香社區、國學教育、家長學校等活動場所82處,大大豐富了社區居民的文化生活。

不僅如此,淇河書屋龍門站還獲評全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間」,成為新晉網紅打卡地。濃濃書香已飄滿鶴城大地,「書香鶴壁」已成為鶴城一張亮麗的名片。

在綠色出行建設中,按照居民出行「推窗見綠、出門進園」標準和「大遊園提升城市形象、小遊園方便群眾生活」要求,鶴壁市優先在群眾需求強烈、人員密集、綠地匱乏的核心區、公共服務重點區建成210餘個公園遊園。社區及周邊新增綠地435萬平方米,在城市主次幹道增設、提升95條慢行通道,建設騎行專用道48條,基本實現大型城市公園與「見縫插綠」小遊園合理布局、錯落有致。

滿足居民基本生活所需,用高品質配套服務讓市民幸福感、獲得感不斷提升,是「一刻鐘(15分鐘)生活圈」建設的一項重要內容。在健身醫療服務上,鶴壁市按照「應配盡配」標準,配套健身、醫療等基礎設施,增設、修復健身器材720台,修繕健康步道社區健身路徑468條,室外綜合健身場地201個,多功能運動場地103個;建成40餘處集游賞散步、休閒娛樂、健身鍛鍊等於一體的多功能遊園和室外健身場地;建設衛生服務中心15個、衛生服務站46個,殘疾人康復站37個。

社區是城市生活的基礎單元,社區生活是否便利,直接關係到居民的生活品質。為了給居民提供更加舒適的生活服務,鶴壁市堅持以人為本,新建、改造高標準社區綜合服務中心204個、社區綜合服務站52個,改建便民消費市場20處,引導裕隆、家園等連鎖商超進社區入小區,建設、提升小型便民超市448個,建設智能快遞箱、郵政快遞末端綜合服務站327個,新建社區垃圾分類收集站520座,新增智能化垃圾分類櫃195個,增設停車位27000餘個,公廁、無障礙化設施高標準改造和建設258處。圍繞社區居民宜居生活打造的生活圈,不再是簡單的吃與住,而是居民享受生活、滿足物質與精神需求的聚居地。

抓住關鍵,提高重點人群幸福指數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隨著「一刻鐘(15分鐘)生活圈」建設的持續推進,越來越多的居民在家門口即可享受便捷的生活,感受城市的溫度。圍繞「一老一小一青壯」三大群體的個性化需求,著力為他們打造「便捷生活圈」,不斷提高重點人群的幸福指數。

圍繞「一老」,全力打造了46家養老服務機構、30家街道級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建成社區日間照料中心231個。印發了《鶴壁市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工作方案》,切實保障老年人的個性化需求。「智慧添翼增動能,康養創新添活力」智慧養老改革試點經驗被民政部、財政部確定為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工作優秀案例,河南唯一。為此,鶴壁市成為河南省唯一入選全國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試點市,山城區朝陽南社區、廣場社區被命名為全國示範性老年友好型社區。

解決居民的生活需求,是鶴壁市推動「一刻鐘(15分鐘)生活圈」建設的重點之一。圍繞「一小」,結合全市「十四五」教育發展規劃、農村學校布局規劃,我市聚焦補短板、強弱項,科學布局民生項目,確保切合實際、布局合理。截至目前,主城區已建成中小學和幼兒園108所,新增公辦學位3180個,修復提升80所因災受損學校,並已全部完工。各縣區積極探索0~3歲托育服務,建成托育機構10所,有效緩解了雙職工家庭「帶娃難」問題。

圍繞「一青壯」,建成了148個公共就業服務圈、175個技能就業服務站,幫助3.68萬名群眾實現就業。通過零工市場、就業直通車等幫助群眾在家門口就業、靈活就業,讓越來越多的人才在鶴壁「振翅高飛」。鶴壁市供需兩端發力,著力破解「就業難」「用工缺」的典型經驗被國務院通報表揚,並在全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工作會議上再受表揚。

探索機制,推出「四制三化」建管模式

「一刻鐘(15分鐘)生活圈」怎樣建設更便民、惠民、利民?圍繞群眾所需所盼,鶴壁市大膽探索、積極總結出了獨具鶴壁特色的生活圈「四制三化」建管模式,即通過業主會議、調查問卷由社區居民決定建什麼、怎麼建的共議制;統籌部門、縣區、社會、市場各方協調參與的共建制;引導社區居民參與共同管理,同享優質服務的共享制;縣區、街道、社區一把手分級管理、合力推進的圈長制;實現了社區建設項目化、社區管理智慧化、社區服務便民化。

此外,鶴壁市還對標國家政策要求,出台了《鶴壁市城區一刻鐘(15分鐘)生活圈術語》和《鶴壁市城區一刻鐘(15分鐘)生活圈標誌》兩個地方標準;同時起草了《鶴壁市城區一刻鐘(15分鐘)生活圈建設標準》,這三個標準將成為「一刻鐘(15分鐘)生活圈」建設的重要依據,並為其他地市生活圈建設與管理提供了科學化、規範化、標準化借鑑。

彰顯特色,打造生活圈鶴壁品牌

「一刻鐘(15分鐘)生活圈」建設工作啟動以來,全市各級各部門抓重點、破難點,使城市顏值、內涵品位實現了「相得益彰」,服務功能、資源利用實現了「深度融合」。通過全市上下兩年多的共同努力,截至目前,「一刻鐘(15分鐘)生活圈」已成為鶴壁市的一大亮點、一張名片、一個品牌。

2022年1月,鶴壁市「一刻鐘(15分鐘)生活圈」建設案例入選商務部《商務參閱》,全國僅3個地市入選,該市的經驗做法被推廣至全國;9月,商務部組織召開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線上培訓會,鶴壁市作為全國唯一地級市在會上進行典型發言。2023年1月,商務部召開中部六省市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線上經驗交流會,鶴壁市在會上多角度、全方位介紹了鶴壁的典型經驗,全面展示了試點成果,為中部六省市和全國其他城市「一刻鐘(15分鐘)生活圈」建設提供了有益參考。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