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隱忍,三讓天下;唐睿宗李旦真的不想當皇帝嗎?

谷雲馳 發佈 2024-05-09T17:44:49.531151+00:00

#歷史開講#「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這句詩已經深刻闡明,古今英才們有多麼熱衷於江山。然而,歷史上卻有這樣一位帝王,他一家五口全部當過皇帝,是名副其實的「一門五帝」。可是,當他面對如畫的江山時,雖幾度登基,卻屢次將皇位拱手相讓。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這句詩已經深刻闡明,古今英才們有多麼熱衷於江山。然而,歷史上卻有這樣一位帝王,他一家五口全部當過皇帝,是名副其實的「一門五帝」。可是,當他面對如畫的江山時,雖幾度登基,卻屢次將皇位拱手相讓。

他就是唐朝第五位皇帝,女皇武則天的兒子,唐玄宗李隆基的父親——唐睿宗李旦。

人都說「將門無犬子」,怎麼李旦生在帝王家,卻對帝王之位表現得絲毫不在意呢?難道是這江山燙手嗎?

少年時期的李旦聰明伶俐,謙恭好學,而且精通書法,對古書釋義很有研究。如果李旦不是在唐朝王室而是生在今天,說不定會成長為一個十分受人敬仰的學者人物。然而,歷史不容想像,李旦註定要在風雲變幻的宮廷中,開始他的一生。

唐高宗李治去世以後,太子李顯即位。

然而,李顯僅僅當政36天,就因為揚言要將天下讓給皇后的韋氏家族,被母后武則天—憤而廢為廬陵王,改立性格溫平的李旦為帝,由此開始獨涉朝政。而李旦這個傀儡皇帝,就被母親武則天軟禁在宮中,不得問政,不得自由。

兩年後的一天,李旦突然聽到武則天下詔,表示要還政給他。面對武則天明晃晃的試探,李旦膽戰心驚,於是極力推辭,堅持讓武則天繼續掌權。

但是,武則天的野心又豈止是垂簾聽政呢?!

數年後,有人將一塊刻有「聖母臨人,永昌帝業」的白色石頭獻給武則天,暗示武則天可以「永昌帝業」。李旦自然明白,這只不過是母后為自己攀登權利之巔做鋪墊罷了。因此,他不僅沒有出面阻止,而且還跟隨武則天親自參加了祭拜這塊石頭的典禮。

聽到這裡,你或許會鄙夷地嘆一聲:這李旦也太懦弱了吧?怎麼就不懂得反抗呢?

想當年,武則天起勢的時候,也不是沒有反對的聲音,然而帶頭反對的人,全部身死名滅。就連與武則天骨肉相親的李唐皇族也幾乎被誅殺殆盡。在這種情況下,李旦能夠保命的唯一辦法,其實也只有「順勢而為」這一條路了。

所以後來的武則天權勢日盛,有意稱帝,李旦也表示推崇。

武則天一看,兒子這麼知好歹,便將李旦皇帝的身份降為皇嗣,並改姓為武,自己稱帝。

雖然李旦這個皇嗣身份尷尬,但禮制一如太子,身份高於普通皇子。這就表明,李旦依舊有稱帝的可能。因此,他小心蟄伏,不露鋒芒,竭力避免成為武氏一族的眾矢之的。

然而,儘管他處處小心,事事忍讓,唯恐落人口實,但仍舊免不了遭受陷害。

公元693年的一天,武則天的一個寵婢突然上言說:李旦有兩個妃子正利用巫蠱之術詛咒武則天。

原來,事件起因是因為這名婢女屢次向李旦示好被拒,因此懷恨報復。

然而,對於此類事件,武則天一向最為痛恨,所以秉持著「寧信其有,不信其無」的原則,將前來拜年的兩個李旦寵妃秘密處死,並悄悄埋葬。

然而,此時的李旦既受制於武則天的權勢,又無朝臣勢力依附。因此,對於兩個愛妃的失蹤,李旦絲毫不敢抱怨和查證。或許是由於長年生存於高壓之下,李旦的心理素質還是過關的。以至於當這件事發生之後,李旦日常覲見武則天還是往日那般雲淡風輕的模樣,仿佛什麼事情都沒有發生過,甚至還給武則天講起了養生之道和書法。

不過,李旦這種深不可測和異於常人的冷靜,倒讓武則天開始疑惑了,甚至讓她感到害怕。因此,雖然李旦已經恪盡己能去做好一個不逾矩、守本分的好兒子了,但是武則天對他的防備依舊層層加碼。

不久後,武則天得知有兩位朝廷大臣竟私自謁見李旦,於是怒而誅殺,還順帶著剝奪了李旦接見朝臣的權力,將李旦徹底變成了一個孤家寡人。然而,對於朝廷舊臣來說,李旦這個皇嗣身份依舊是他們效忠的旗幟。只要李旦還活著,唐王朝復辟的希望就還存在。基於此,武氏親族以及酷吏們日夜難安,竭力想要拔掉他這顆眼中釘、肉中刺。

於是很快,李旦就被人誣告謀反。

此舉正好言中武則天草木皆兵的心理,或許是為藉機威懾一下李旦,武則天便將李旦的謀反案,交由著名的酷吏來俊臣審理。

由於李旦的身份不能直接受刑,酷吏們便將李旦宮中屬官拉來詢問,並以嚴刑逼供的方式,逼迫他們供出李旦的「謀反實情」。一番拷問下來,酷吏們並沒有得到他想要的東西。

然而,他們怎肯善罷甘休?於是繼續加重刑訊手段,眼見就要逼供成功,成為一樁冤假錯案。正在大家忍無可忍之際,李旦宮中的一名樂工名叫金安藏的人,突然站出來,猛地從護衛那裡搶過一把尖刀,大喊「皇嗣沒有謀反,我願意剖心,以證皇嗣清白。」說完之後便當眾剖腹。

這一舉動讓酷吏們大驚失色,也讓武則天深受感動,不僅立即停止審理,而且此後再也沒有過懷疑李旦了。

晚年時期的武則天,在狄仁傑等人的勸說下,選擇回歸理智,將政權歸還給李氏家族。

當得知母后有意重新傳位於哥哥李顯時,李旦開始稱病不朝,並且多次請求武則天將皇位傳於李顯。於是,李顯順利成為皇太子,並在「神龍政變」之後,即位為帝,是為唐中宗。

然而,唐中宗這個皇帝當得是寢食難安,他總覺得是自己搶了弟弟李旦的皇位。愧疚之下,幾次三番想要立李旦為「皇太弟」,以便他接受下任皇位。然而,這種瘋狂的舉動遭受到了他的皇后—韋皇后的強烈阻撓。再加上李旦也因為害怕自己再遭殺身之禍,於是雖然哥哥有意,但他堅決推辭不受,唐中宗只好作罷,繼續自己當皇帝。

然而不久,唐中宗就被韋皇后以及女兒安樂公主合謀毒死了,韋皇后還擁立了自己五歲的兒子—李重茂即位,意圖像武則天那樣掌控朝政。

但是,她不知道的是,此時李旦之子李隆基早已暗中計劃好了一切。他與姑姑太平公主聯手,殺死了圖謀不軌的韋皇后和安樂公主,並且廢立幼帝,重新擁立自己的父親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

原來,李隆基早就開始暗地裡招兵買馬,籠絡心腹。只是怕事情敗露,牽扯到父親,所以並沒有向李旦說明。此舉讓李旦深受感動,認為這是李隆基大功之外的巨大孝心。

不久,李旦在太極殿稱帝,這是李旦人生中第二次即位為帝。此時的他已經蟄伏深宮26年,生生熬敗了自己的母后武則天和哥哥唐中宗,並最終在兒子李隆基的策劃下—「守得雲開見月明」。於是,李旦欣喜之餘,宣布大赦天下,並且將政變中建立大功的李隆基立為太子。

李隆基被立為太子後,政治勢力也日益增長,這種局面讓同樣有著權勢欲望的太平公主感到棘手。雖然哥哥李旦對自己倍加看重,朝堂之上也多是自己的心腹,然而李隆基已經明顯成為她權勢路上的巨大障礙。

因此,太平公主屢次設法,一心想要除掉李隆基,但是均以失敗告終。於是她另闢蹊徑,派人向李旦進言說:天上彗星出現異樣,預示李隆基將會篡位。不料,李旦聽聞後卻說:這是天意讓他讓位。隨即便決定,直接傳位給李隆基,以避災禍。

李旦如此不按常理出牌,讓太平公主大發後悔,於是又轉頭勸說李旦「不要讓位」。然而,李旦主意已定,堅持將皇位讓給了李隆基。

這一讓,開創了中國古代時期繁榮的最巔峰——「開元盛世」,也成就了唐明皇李隆基風流傳奇的一生。同時,也將自己摘出了那個紛亂複雜的權勢危局。

老子曾說: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李旦這一生生動詮釋了老子和而不爭的道家思想,他在詭譎的宮廷風雲中上下沉浮,命運逼迫他養成了不爭不搶,堅韌如水的品格——雖然也曾歷經波折,但是卻永遠柔和堅韌,包容萬物,並且始終堅立不倒。

這一切雲淡風輕的背後,蘊藏的正是李旦的生存智慧,就如他的廟號「睿」字那般——明覺睿智。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