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防務政策發生重大轉向 梁永春:替美國當好南太平洋「看門人」

中國軍號 發佈 2023-05-24T23:45:11.452557+00:00

據報導,澳大利亞政府日前發布公開版《國防戰略評估》報告,對澳大利亞外部戰略環境變化與應對措施進行了全面評估。

來源:央廣軍事·中國軍號

據報導,澳大利亞政府日前發布公開版《國防戰略評估》報告,對澳大利亞外部戰略環境變化與應對措施進行了全面評估。

澳大利亞這份報告對其原有國防政策做了怎樣的調整?這份報告的出台,將會給澳大利亞自身和地區局勢帶來什麼影響?

總台軍事記者王冰專訪了軍事觀察員梁永春。





向「進攻型」轉變


從內容上看,這份報告涉及澳大利亞陸海空三軍及後勤支援等各個方面的改革,包括增加國防預算、更新武器裝備、加強軍隊快反能力等內容,成為自二戰以來澳大利亞最大規模的防務改革計劃。

軍事觀察員梁永春分析,新版《國防戰略評估》報告體現出澳大利亞正企圖擺脫固有防禦理念束縛,由「防禦型」向「進攻型」轉變,未來澳大利亞將更加主動地介入印太地區安全事務。

梁永春:具體變化首先體現在軍費上。10年前,澳大利亞的軍費開支占當時GDP的1.56%;2024財年,澳大利亞的軍費將突破GDP的2%。

其次,體現在軍事建設項目上。一是尋求擁有戰略打擊力量,不僅要買核潛艇,還要組建航母編隊;二是採購遠程精確打擊武器,比如「海馬斯」火箭炮、戰術飛彈等;三是在傳統的陸海空軍基礎上,組建太空部隊和網絡部隊;四是配合美國在澳大利亞北部建設大規模軍事基地群,在東西海岸新建核潛艇基地。

總的來說,澳大利亞要建設一支遠遠超出自身防衛需求的國防力量。


配合美戰略需求


近年來,澳大利亞積極配合美軍在印太地區的部署和行動,與美「印太戰略」對接,不斷強化和擴張澳軍的作戰能力。

在軍事觀察員梁永春看來,澳大利亞此次調整防務政策主要是為了配合美國「大國競爭」的戰略需求。

梁永春:這份報告認為,印太地區的戰略環境在急劇變化,美國不再是單極領導者,所以澳大利亞要對軍事力量進行全面改革。

也正是因為美國霸權實力在下降,所以美國需要澳大利亞這樣的國家替自己多出力。


角色多樣,實力有限


澳大利亞這份《國防戰略評估》報告還提出要強化與南太國家和東南亞國家合作,特別強調要加強「美英澳三邊安全夥伴關係」,發展搭載常規武器的核動力潛艇,強化地區軍事威懾。

軍事觀察員梁永春認為,雖然澳大利亞在美國的戰略中扮演著一定角色,但是發揮的作用有限。

梁永春:美國要求澳大利亞,一是成為美國在印太地區的軍事「支點」,成為美軍第二島鏈的延伸;二是替美國當好南太平洋「看門人」,防止他國影響力進入南太平洋島國;三是成為美國的軍事助手,在將來的大國對抗中替美國打頭陣。

澳大利亞現在總兵力不到6萬人,就算將來能有幾件「美國武器」,但是替美國跟大國打仗,難度也比較大。


安全隱患加大


軍事觀察員梁永春進一步指出,澳大利亞以美國的戰略需求為導向,實施進攻色彩濃厚的防務改革,將會給自身乃至地區和平穩定帶來諸多隱患。

梁永春:澳大利亞四面環海,本來沒有敵人,但現在非要製造一個敵人。

澳大利亞北部和東西海岸正在建設的軍事基地群數量之多、規模之大,遠超自身防衛需求;澳軍的P-8反潛巡邏機常年在南海上空偵察飛行,替美軍值班。

澳大利亞正在把自己捲入一場承擔不起的危險遊戲,該到懸崖勒馬的時候了。


央廣軍事·中國軍號出品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