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18個故事告訴你,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6)馬克思與青年:馬克思是個90後

七一網 發佈 2020-04-14T07:21:04+00:00

馬克思與青年:馬克思是個90後德國特里爾市立西麥翁博物館馬克思主題展入口。新華社記者 單宇琦 攝「越來越感覺這個白鬍子老頭並沒有那麼遙不可及,心中湧起讀書的衝動。」

馬克思與青年:馬克思是個90後

德國特里爾市立西麥翁博物館馬克思主題展入口。 新華社記者 單宇琦 攝

「越來越感覺這個白鬍子老頭並沒有那麼遙不可及,心中湧起讀書的衝動。」

「看完後覺得他的書並不止於解釋世界,他要做的,是改變世界。世界需要英雄,而他就是英雄。」

這樣的點評看上去多少有些像是描述武俠小說中的人物,實際上,這是一些90後網友看完一檔節目——《馬克思靠譜》後的留言。

最先在網上火起來的,是《馬克思靠譜》的主題曲——《馬克思是個90後》。曲調很現代,歌詞也不「端著」,說出了年青人的心聲:「我對他的第一印象,在政治課上學了他的思想,只是為了及格,本打算過了就算,書再也不念,後來翻開卻發現並不討厭。人生總是充滿意外,有一天我看到他的厲害……」

馬克思的作品 (資料圖)

馬克思「厲害」在哪?是40年寫就《資本論》?是一生追求真理的批判精神?

清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青年教師張明明說,他們的初衷是「想把真實的馬克思介紹給青年,馬克思有著嚴謹、幽默、堅韌的品質和普羅米修斯的情懷」。

馬克思在17歲的時候就寫下了《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文中說:「歷史承認那些為共同目標勞動因而自己變得高尚的人是偉大人物;經驗讚美那些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馬克思主義在中國早期傳播文物史料展。新華社記者 劉穎 攝

而90後眼中的世界,有著濃重的理想主義色彩——規則必須分明,地位應該平等。他們崇拜的英雄,可以為了改變世界付出所有、犧牲一切。《馬克思靠譜》這檔節目擊中了青年心中理想的情懷,很快在他們中間產生了廣泛影響:「看完後感覺馬克思來到了我們身邊,他不是那些難懂的理論,不是那個掛在牆上的白鬍子老頭,而是一個挺靠譜挺有擔當的青年。」有網友這樣說。

這檔節目用一種「輕娛樂」的風格,把馬克思講給90後聽,講那些書上沒有詳述的故事,那些背後的努力和艱辛。也許很多人都沒想到,在百年之後,在遙遠的東方,在21世紀的中國,這個無產階級的偉大導師依然擁有無數年輕的擁躉。

相關閱讀:

這18個故事告訴你,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1)新中國成立70周年:從一窮二白到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這18個故事告訴你,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2)上海:垃圾分類引領低碳生活新時尚

這18個故事告訴你,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3)義烏:「世界小商品之都」背後的精神密碼

這18個故事告訴你,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4)陳望道:真理的味道有點甜

這18個故事告訴你,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5)9000萬黨員:為什麼說中國共產黨是世界上最優秀的HR?

這18個故事告訴你,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7)「《論聯合政府》: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創造世界歷史的動力」

這18個故事告訴你,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8)淮海戰役:群眾用小推車推出來的勝利

這18個故事告訴你,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9)土地改革:小崗村村民的紅手印

這18個故事告訴你,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10)袁隆平:將飯碗牢牢地掌握在我們中國人自己手上

這18個故事告訴你,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11)「八八戰略」:浙江發展的「金鑰匙」

這18個故事告訴你,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12)福建:以生態美構建美麗省份

這18個故事告訴你,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13)比雷埃夫斯港:希臘港口的中國故事

這18個故事告訴你,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14)維和力量:中國「戰狼」在非洲

這18個故事告訴你,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15)貿易「朋友圈」:果園港的新機遇

這18個故事告訴你,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16)對外開放:總設計師鄧小平繪就經濟特區藍圖

這18個故事告訴你,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17) 京東方:從「缺芯少屏」到「芯屏器和」

這18個故事告訴你,馬克思主義為什麼「行」|(18)澳門:祖國,你保管著我內心的靈魂

關鍵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