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在為垃圾分類而煩惱?印度大神發明可食用餐具,分不清就吃了吧

農村美食行 發佈 2020-01-19T04:21:16+00:00

很多人擔心自己連干垃圾和濕垃圾都分不清,以後該怎麼在文明社會生活下去。我們都知道一次性餐具顧名思義用過一次就只能扔掉,這樣不僅浪費,分起類來還非常麻煩。

前些日子,上海推行垃圾分類的新聞瞬間成為了各大媒體的頭版頭條,垃圾分類這個可以說新鮮又可以說不新鮮的話題再一次引發了人們的熱烈討論。很多人擔心自己連干垃圾和濕垃圾都分不清,以後該怎麼在文明社會生活下去。

而最近,一位印度大叔想出了一個一勞永逸的方法,如果你實在分不清的話,為什麼不把這些垃圾「吃掉」呢?當然這裡的垃圾目前僅限於一次性餐具。我們都知道一次性餐具顧名思義用過一次就只能扔掉,這樣不僅浪費,分起類來還非常麻煩。所以這位大叔才發明了一種可食用的餐具。

不過大叔的這種可食用餐具用的其實也不是什麼非常高端的新型材料,而就是我們日常都能吃到的東西,大米。當然其中還要加入一點其他的糧食例如小米、高粱粉等等,這樣吃起來才不會味同嚼蠟。

製作的方法也非常簡單,只需要把這些原材料放到模具中塑造成型就可以了。雖然材料和製作方式都比較簡單,但是這種可食用餐具可不是聽起來好聽這麼簡單。當勺子用的時候,即使放到溫度很高的熱水中也不會軟化。而且能夠承受比較大的重量,不用擔心在舀一個大丸子時突然折斷的現象發生。

等到所有食物都享用完了,再把裝著食物的一次性餐具吃掉就可以了。聽起來是不是很魔幻呢?不過目前這種餐具還僅僅在實驗階段,想要推廣還得再等一段時間。不過還有一個問題,如果吃完後實在是吃不下了怎麼辦?不知道大家是怎麼看的呢?

關鍵字: